無論是汽車、摩托車、自行車,電動化無疑是一眾駕駛工具發展的大勢所趨。
(相關資料圖)
如今,電動車作為一種短途代步工具,在大學生、上班族群體中已經十分常見。其保有數量之多,不說人手一輛,但足以讓交警和城管水深火熱了。
賽格威:無人信服的預言
“電動車”對現在的消費者來說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玩意了,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概念其實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之久,世界上第一個電助力自行車專利在美國誕生還是1897年的事呢。
現在我們熟悉的充電式電動車,也早在二十多年前已經問世。
歷史上首個電動自行車專利設計圖
賽格威(Segway)的第一架電動平衡車發售于2001年。當時,賽格威的發明人 Dean Kamen 對電動平衡車將會改變城市和交通抱有十足的信心。
他是對的,但是超前的盡頭是雞肋,品牌就像被詛咒了一樣倒霉。當時的市場想象不到如今電動出行工具的盛行,就像我們也很難想像二十年前,市場反應為什么如此糟糕。
盡管也不是沒有懂行的人士對產品抱有希望,企業家 Peter Shankmen 就是其中之一。他是紐約市首批產品的五位購買者之一,在2015年 The Wire 的一次采訪中,他評價說:“這項技術很棒,但是這個世界還沒做好接受的準備?!?/strong>
產品在市場上堅挺 6 年,最終只售出了三萬輛,離最初定下的目標相差了不過99%,并且在2009年被《24/7 Wall St》刊登在《時代》雜志上的一篇文章評為“過去十年間十大最失敗的科技產品”之一。
一件不被需要的產品當然是賣不出去的,但這還不是賽格威失敗的唯一原因:如果說記者拍到布什總統從賽格威上摔下來只是鬧了個笑話,那賽格威的老板詹姆斯騎著平衡車時從懸崖上摔進河里身亡,就總該是大事了吧?
不過,現在世界準備好了
Shankmen 說得在理,過早面世確實也算是賽格威“夭折”的原因之一。但 Shankmen 這句話其實還能盤出另一層意義——賽格威這次的“不合時宜”,給日后電動出行工具的興起鋪平了路。
“這款電動自行車會像當時汽車征服馬車一樣征服市場”,賽格威的負責人在曾經推出這款產品時是這樣說的。這句話在當時沒能成真的話,現在卻已經成為了現實。
圖源:markus-spiske,Unsplash
廣義上的電動車除了電單車(E-Bikes)之外,也包括獨輪和雙輪的平衡車(EUC)、運動滑板(E-Skates)、電動滑板車(E-Scooters)。
繁多的品類讓現在的電動車看上去與其說是代步工具,倒更像是“新世代”的玩具,并且和當時賽格威的電動平衡車不同,這些電動出行工具一改外形上的笨重,更容易為市場所接受。
在街頭運動、戶外運動等各種場景中,我們都能看到電動出行工具在賽格威曾潰退的領地上不停冒頭,電動出行的需求也在此之上有了突變式的井噴。
單提英國這一個國家,來源于英國最大自行車產品零售商 Halfords 的數據顯示,2020年10月,在這個電動滑板車還無法合法上路的國家,電滑板三周內的銷量激增了 450%。
電動車何以流行?
電動車可以說是后疫情時代,當代人打工人真實生活狀況的反映。
工業革命至今,至少從周一到周五,人們在城市中的活動軌跡越來越近似于連接著公司、家庭兩點的直線。很多上班族都只能在下班途中,順道去一趟公司附近的雜貨店采購生活物資。
雖然疫情后,不少公司取消了硬性坐班規定,改用遠程彈性辦公制度,讓他們得以從“兩點一線”中暫時解放出來,但他們又只能圍著家轉了。路程不近不遠,開車純屬浪費,電動自行車就成了最佳選擇:方便,還能順帶做個有氧,連運動時間都省了。
圖源:LIV,去年汽油價格上漲,很多的上班族改騎自行車通勤
這只是電動車流行的一個小小切面。在背后,更大的事實是人們不斷增強的綠色出行意識。
根據德國聯邦環境署公布的數據,電動自行車、汽車、公交車三種出行方式的人均每英里碳排放量對比強烈:駕駛私家車的人均排放量足足有240克,公交出行下降至100克,而電動自行車的碳排放量只有5克。
Velotric 是電動自行車出海品牌之一,他們在2022年售出了超過 14000 輛電動自行車。
創始人張曦告訴我們,出行方式的轉變不是市場對疫情的應激反應,這將是長期趨勢。“我認為在未來的 5 到 10 年,生活方式會發生很大變革?!边@是他推出 Velotric 前,對市場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觀察后得出的判斷。
Velotric的電動自行車之一
一場不看年齡的潮流
在向來對環保、綠色等概念比較敏感的歐美市場,這場生活、出行方式的變革也已經開始蔓延。年輕人雖然仍然是電動自行車的消費主力,但這場潮流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。
圖源:網絡
比如電動滑板車評論網站 Electric Scooter Insider 的創始人 Joshua Frisby ,就曾經收到過七、八十歲老人發給他的電郵,詢問推薦購買的電動滑板品牌。
這些老人們選購電動車首先考慮的不是外觀是否夠酷,而是更看重實用功能。他們已經不再年輕力盛,一輛省力的腳踏車能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出行自由。
這一點上,歐美和中國市場是共通的。
博一是中國跨境電商的行業專家,也是“博一跨境”公司的創始人。他也留意到自己身邊,中老年人購買電動自行車的現象并不少見。很多老人希望自己能看起來和年輕的時候一樣有干勁,不希望自己的電動車和普通自行車看起來有太大差別,尤其是在電池的外觀設計方面。
不再是藍海
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Market Study Report 的數據,2020 年,全球電動自行車的市值為250.3 億美元,預計 2021-2028 年間,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9.95%,待預測期結束,行業總估值將會達到484.6 億美元。然而,不同地區的市場也存在不平衡的情況。譬如在歐洲,電動自行車的市場滲透率達到了近 20%,而在美國僅約為 4%。
圖源:jonas-jacobsson, Unsplash,瑞典街頭的E-Scooters
只是我們能肯定的是,不同于賽格威的年代,電動車再也不用擔心無人賞識。但是行業大增長,常常會造成另一個問題:大量品牌的涌入讓市場供大于求,品牌的成功與沉沒速度相當。
品牌必須要找到可持續的發展方式,定位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,才可能在市場競爭中幸存。
品玩在1月舉辦了一場關于E-Bikes的閉門沙龍。我們在會后帶著這個發現,走訪了一些電動車出海品牌、海外行業KOL,的確發現了行業中一些鮮為人知的艱辛和值得深思的現實。
這些有趣的“今生故事”,我們將在后續的文章中為大家詳細道來。
關鍵詞:
- 全球微頭條丨E-Bike大熱,一文讀懂這個千億賽道的“前世今生”
- 世界觀天下!董潔帶貨,救火小紅書?
- 世界熱門:韓媒:28歲中國女子在韓國麗水溺亡 警方介入調查
- 全球微資訊!印度古吉拉特邦發生火災 十個廢品倉庫被大火吞沒
- 全球即時:南方航空恢復多條首爾至中國城市國際航線
- 焦點滾動:WTT新加坡大滿貫:王楚欽/孫穎莎晉級混雙半決賽 陳夢/王藝迪鎖定女雙八強
- 50年攀升近40倍!知名巨頭CEO承認:“漲價過于激進”!上海今年6月也將調價
- 第四套人民幣還能用嗎?人民幣到底是升值好還是貶值好?
- 什么是累計股票期權?股票期權激勵的利與弊
- @金融消費者 承諾高回報、低風險的保險產品可能是非法集資
- 每日動態!樂信發布第四季度財報:營收30.5億元 同比增38.7%
- 世界微動態丨魯泰A:近期推出無憂防護系列面料 抗菌類廣譜高效
- 博匯紙業:1月出現超標情況系山東博匯因分析儀漂移導致測量超標 更換備件后恢復正常檢測 無超標排放
- 眾源新材:公司現有產能能夠滿足訂單需求
- 空氣凈化器的pm值多少算正常?空氣凈化器數字代表什么?
- 戌月是幾月?戊月是秋天還是冬天?
- 溢價發行是什么意思?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分別代表什么含義?
- 短債型基金是什么意思?短期債券基金和債券有什么區別?
- 預提費用是什么意思?預提費用如何沖銷?
- 無息貸款怎么辦理?無息貸款及其條件是什么?
